偶得一件越器,多棱短流 穿带壶。据转让者目睹,湖北省枝江有 一段历代在此淘金的淸江沙滩,淘 金人在二米深的细江沙处,淘得此 壶。幸运的是壶没有任何损伤,品 相极好。从壶的小口(排除茶具的 —个重要因素,因品茶后的茶 渣,不易从口倒出)短流、扁柄、硕 腹、厚足等特征剖析,应是酒具。 唐代饮酒之风盛行,饮酒形成一种 雅道,而酒具必然也就是一种雅 器,此壶的综合美正不愧此美称。 壶高23厘米,圆口直径4厘米,底 直径9厘米,腹围44.5厘米,壶的形态似扁囊型,体型上小下也小,腹部硕大,扁而椭圆,壶身 左右大幅度凹陷,线条单纯精巧,显得十分流畅。应是先车旋 成圆胎体,然后再挤压变异美化,此器型特点,不多见于各种 文献。口肩接处,前置八角多棱小短流,后置短小执手(柄)肩 颈左右有扁平泥条形状两个穿带堆贴壶体,下腹足上亦是扁 平桥状穿带两个分布左右。造型奇特,比例对称,庄重而雅 致。壶通体素面,而越窑青瓷在唐中早期也正是多光素面半 施釉,釉色青中泛黄,涂釉均匀,釉色晶莹润澈,加水似玉,滋 润而不透明,隐隐显露精光,釉胎结合紧密,无剝釉现象。由 于长达1200年在水沙中自然风化,釉面开细碎纹,釉色既不 像宋龙泉器的暗青绿色,亦不同宋景青的翠蓝色,而是呈橄 榄色。虽有极少猹点处釉必然浅薄而略显淡些,但绝不妨碍 总体的美观。花翠古朴,优雅秀丽,手感十分滋润,如换玉 肌。壶成型处理严格而规范,直颈平口适中,边口胎比较薄, 壶底为饼状平底实足,稍感厚重,以保持壶的重心稳定,胎质多棱短流穿带壶坚而薄,虽灰白色。胎体几乎看不到接头,可见当时烧造技艺 水平的精湛高超,胎内侧无釉,有明显圈纹,叩之声音悦耳。
该壶具备唐代瓷器的一切特点,然绝非邢窑白瓷;亦应 排除是邛崃窑;更不是以釉下彩绘为主流的长沙窑;因五代 越器,演变为长而微曲不再烧制多棱短流,所以也当不是五 代越窑。那么在诸多唐代名窑中,剩下的只能是被称为“南青 北白”的南方窑口(浙江一代),当时唐代最具代表性最高水 平的越窑青瓷。
唐代对美的欣赏与追求,是雍容华贵,圆润丰满。此壶造 型正是这样。整体浑圆饱满,并充分利用曲线弧度使其美化 丰富更具魅力。口沿与墨白部分处理得明快有力,美观大 方。体现了唐代制瓷求实丰厚的风格特点。从器物造型的艺术性上看,各部比例适度,体型优美规 整端庄,无怪淸乾隆帝云“李唐越器人间无”。
在部分资料中做了对照,如台湾艺术家出版社出版 “汉唐陶瓷大全”“唐代蓝釉四系扁壶”足无釉,无流无 柄,虽甚相似但品相、造型、釉色、伤损,均不如本壶完整精 美。又如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《中国陶瓷鉴赏》陈文平 著广唐邢白窑白瓷穿带壶,除无流无柄不同外,造型亦显平 常而呆板。再文物出版社出版《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 集》(周世荣编写)《石渚长沙窑出土瓷器及其有关问题的研 究》一文中244页图26是釉下彩绘壶,造型基本相象,但线 条远不如本壶流畅大气。就连《文物》刊物1976年第九期99 页五代越窑“上虞窑育瓷扁壶镇江博物馆供稿)髙、矮、大、 小相近但亦缺流少柄,堆塑穿带亦少两个。1985年《文物》第 10期72页《扬州三元路工地考古调査》一文6至10页共5 枚壶与本壶相似,其共同特点是橄揽体型、多棱、短流、短颈、 扁平系带、素面、平底、半施釉(底无釉)但绝不雷同。这就客 观上再次证明了乃同一历史时期产物。综上所述,不能不这 样认为此壶又让我们见到了另一种越窑青瓷扁壶的形式。当 然本人因手边缺少足够的文献资料可供査对考证。对此壶初步认识也可能是一管之见,难免有疏漏或错误。现就教于各 位同好、专家,敬请斧正,当不胜感激。
标签: